中國海關總署8日公布資料顯示,8月份稀土出口呈現「量減價增」趨勢,出口量較7月份小幅減少3.4%,但價格大幅增加51%。分析人士指出,稀土出口數據呈現量價背離特徵,反映全球稀土市場供需格局變化,以及中國在稀土產業鏈中的定價影響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產量占全球近七成,此一涵蓋10幾種礦物的出口,對汽車、消費電子、軍工等產品的製造至關重要。
今年4月,為報復美國持續增加對中國的關稅,中國對部分稀土磁鐵採取出口管制,一度造成全球供應鏈緊張,直到中美開啟關稅談判,中國才逐漸放鬆相關管制。
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稀土出口量為5,792公噸,較7月份的5,994公噸減少3.4%。儘管較上月下滑,但與去年同期的4,723公噸相比,仍明顯增加。累計今年前8月,中國稀土出口總量為44,355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4.5%。
從價格看,8月份稀土出口額5,502萬美元,年增34.66%,與7月份的3,640萬美元相比,更大幅增加51.04%。中國將於20日公布更完整的稀土磁鐵出口數據。
另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工信部等8月底公布有關稀土的新規,宣布對稀土的開採和冶煉實行總量調控管理。稀土生產企業應當在獲得的總量控制指標範圍內從事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且應該如實記錄稀土產品流向資訊,並登錄稀土產品追溯資訊系統,若企業違反新規,將核減下年度總量控制指標。
路透分析指出,中國先前已對稀土開採、冶煉分離實施配額管制,新的規定則是將進口原料也納入配額管制,這代表供應將進一步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