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陸股投資氣氛熱烈,自8月以來,反映投資者開槓桿「借錢買股」的陸股融資餘額明顯增加。截至1日收盤,包括上海、深圳、北京三地交易所的陸股融資餘額,合計達人民幣(下同)2.28兆元,打破2015年6月18日的2.27兆元紀錄,創史上新高。
三大交易所中,深交所融資餘額1日達1.11兆元創新高,而上交所融資餘額為1.16兆元,距其2015年的高點只差3,200億元。
財聯社報導,自8月5日陸股融資餘額逾2兆元後,已連續20個交易日穩定在該水準之上。同時近期陸股還出現成交值與兩融餘額連續「雙逾2兆」的現象。截至9月1日收盤,陸股史上共有19個交易日達成上述指標,其中5個集中在2015年5月至6月槓桿牛市期間,而2025年以來已有14個交易日達成,反映目前陸股市場情緒的活躍態勢。
行業方面,8月1日至9月1日期間,電子業以840.04億元融資淨買入額居首,通訊、電腦等產業緊追其後。個股方面,AI晶片商寒武紀以68.95億元融資淨買入額領跑,新易盛、勝宏科技等多檔個股也獲較多槓桿資金青睞。
上證指數、深證成指2日分別收跌0.45%、2.14%,但近一個月累計上漲7.67%、13.7%。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2日收跌0.47%,但近一個月累計上漲3.09%。代表陸資動態的南向資金2日淨買入92.81億港幣,年度淨買入額逾1兆港幣,創下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的最高紀錄。
近期陸股表現強勢,不少分析認為主因是大陸民眾把存款轉投股市。但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團隊認為,「存款搬家」潛力有限,雖然理論上有6兆元至7兆元的超額定期存款可轉移,但實際規模取決於市場持續動能與基本面改善。
蓮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長洪灝指出,陸股這波牛市可能會超出大眾的想像,主要是大陸政府在應對通縮威脅上的政策轉向,才是目前牛市的真正原因之一,但這點往往被誤解且鮮少被市場討論。洪灝又指,政策環境有利於股市進一步大漲,因為政策轉向遠未被市場完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