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升值認列匯兌損失,衝擊成衣廠上半年獲利,儒鴻(1476)上半年稅後純益22.81億元、年減27.81%,EPS為8.31元;光隆(8916)上半年稅後純益1.53億元、年減61.36%,EPS為1元。
第二季新台幣強勁升值,對儒鴻營收獲利產生一定影響。公司表示,儘管大部分收款和支付均採美元,且生產基地主要設於東南亞,新台幣升值仍讓儒鴻第二季認列超過7億元的匯損。
另外,因對等關稅、產業供需失衡導致價格競爭,營運成本上漲等,儒鴻第二季的營業毛利率及營益率均較今年首季、去年同期下滑。
因應匯率與關稅,儒鴻8月起陸續調價。儒鴻表示,隨著越南關稅底定,先前6、7月皆有補貼客戶關稅共體時艱,但8月起與客戶重新議定價格,透過價格調整機制反映匯率與關稅,有助維持獲利水準。
越南目前仍是儒鴻主要生產基地,公司表示,在越南關稅底定後,有助於穩定客戶採購信心,先前因不確定性而觀望的訂單預期將陸續釋出,客戶追加單可望自8、9月起開始挹注。在訂單能見度方面,目前雖已有訂單排至明年1月,但越南新的關稅效應還在發酵,整體訂單能見度預期應有提高。
在各國與美對等關稅確定下,光隆指出,客戶下單信心有望逐步回溫,目前第三季訂單已接完。今年成衣、羽絨訂單成長可期。
光隆指出,今年上半年在關稅干擾下,成衣部門部分訂單有延後出貨狀況,導致上半年成衣以美元計算的出貨金額年減約2%,不過下半年市況較樂觀,以目前訂單能見度,美元計價訂單較去年成長快10%,其中前三大客戶訂單量都有增溫。
至於羽絨產品,光隆表示,受惠成本下滑,且客戶庫存偏低,出貨動能強勁,上半年出貨雙位數成長,下半年預期也有望維持相同力道,今年羽絨事業部的營收可望有雙位數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