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海峽青年連心匯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登場,超過1,300名台青和受邀嘉賓出席交流,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致詞時表示,兩岸青年要傳承中華文化精神,不斷凝聚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的強大力量。
另外,福州市政府則發布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第二批舉措,包括每年選取一批台青項目,提供三年「陪伴式」創業輔導,也期待棒壘球教練、裁判到福州發展。
福州是大陸對台青融合發展的試點城市,更被賦予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的重任。海峽青年節是福州對兩岸青年交流的年度盛會,今年升格為「海青薈」,「海峽青年連心匯」則是「海青薈」的主場活動。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趙世通在會上指出,兩岸青年要把握歷史大勢,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會堅定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福建省長趙龍表示,福建將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讓更多台青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
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表示,今年海青薈邀請超過1,300名台青和嘉賓參訪交流,其中,首次參加海青薈活動的新面孔逾80%,首次來到大陸的台青超過50%,期待更多兩岸青年透過海青薈增進彼此友誼。
為進一步吸引台青到福州就業、創業,郭寧寧在會上發布福州市支援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的第二批舉措共10條,包括推出福州市台青創業扶搖計畫,每年選取一批台青項目,提供為期三年「陪伴式」創業輔導;支持台灣棒壘球教練與裁判來福州發展等。
去年8月15日第12屆海峽青年節峰會上,福州市首次發布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的七條舉措,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減輕台青的經濟負擔,福州市降低福州-馬祖「小三通」的通關費用,並且為到福州就業、創業的台青,提供一年免費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