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季度調整即將在台北時間8日公布,法人研究機構提出最新預測,根據7月新興國家股市表現,台股加權指數位列前段班,外資近三個月對台股還轉為買超,統一投顧、兆豐國際投顧均研判台股權重可望小幅調升。
至於投資人最關心的潛在入列成份股,截至7月底,市值排名居前100名、自由流通比率高,且尚未納入MSCI成份股的個股有18檔。統一投顧預測,台塑化因剛遭剔除成份股,不列入考慮範圍,考量市值變化與落後成份股抽換,川湖、致茂、金像電市值排名分別跳升至45名、56名、58名,估計在此次的季度調整中或納入成份股機會較高。
觀察市值排名落後個股,新光金因合併因素,已於7月24日下市,寶成、潤泰新排名分別為117名與114名,相對落後,需提防本次有遭到移除風險。
統一投顧指出,統計新興國家股市7月表現,台灣加權指數上漲5.78%,表現在新興市場各國位居前段;MSCI台灣指數上漲6.95%,亦優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考量台灣加權指數、MSCI台灣指數表現均靠前,且外資近三個月以來轉為買超台股,預估台股於此次季度調整權重將小幅調升。
外資今年以來前四個月皆賣超台股、累計調節7,436億元,但從5月開始,連續三個月買超台股,累計回補達5,413億元,帶動加權指數緩步回升,收復23,000大關,資金面對台股轉趨有利。統一投顧說明,觀察MSCI已公布截至6月底之權重變化,台股在MSCI新興市場權重從前次調整後的17.08%,上升至18.92%。進一步統計新興市場各國指數7月表現,台股表現位處前段班,再加上MSCI今年對於大陸上證A股納入因子維持20%,暫無提升A股在MSCI新興市場權重的計畫,權重回歸以各國指數表現、國家重要性作為評斷基準,研判台股權重小幅調升。
兆豐國際投顧指出,2021年以來共有18次MSCI權重調整,其中11次與外資買賣超方向一致,考量今年行情與2023年相似,橫盤整理時間較長、高低震盪幅度大、非連續趨勢行情,調整結果出爐與外資動向恐不一致。不過,一般而言,季度調整權重變化將較半年度調整輕微,應不致對台股資金流產生過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