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在去年風靡市場,一度成為投資人「壓寶降息」的首選工具,但隨著市場利率走勢與投資人預期出現落差,市場熱度退潮。群益ESG投等債0-5ETF(00985B)經理人謝明志表示,投資人逐步理解債券ETF的特性與風險,未來市場將朝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例如新推出的產品00985B,即針對短債ETF市場供給相對稀缺的情況所設計,補足投資人資產配置的缺口。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債券ETF受益人數與規模雙雙下滑約7%,表現不如台股與海外股票ETF,價格也未能如預期上漲。群益ESG投等債0-5ETF(00985B)經理人謝明志分析,主要是因為多數投資人期待的「降息=債券上漲」邏輯,最終未能成真,許多人因此套牢、認賠出場。
謝明志認為,債券ETF的退燒,並非商品本身出了問題,而是「投資期待與市場現實脫鉤」。多數投資人原以為聯準會降息將帶動長債價格大漲,實則忽略了此次降息循環主要是調整短率,而非影響長率,再加上市場對川普貿易政策與通膨數據反覆,導致長天期利率並未顯著下滑,使得資本利得落空。
此外,許多投資人忽略了「匯率風險」,尤其是投資美元計價的債券ETF時,當台幣升值、美元貶值,等同投資人帳面價值出現損失。這種對利率與匯率雙邊變化的錯誤預期,導致了這一波資金退潮與市場修正。
不過,他也指出,當市場「過熱期待」冷卻後,反而更有利於投資人理性回歸債券ETF的本質價值:穩健息收與長期配置工具。
尤其目前全球債券殖利率處於「中性偏高」的相對位置,無論是長債或短債,皆具吸引力。再加上近期台幣升值,使得海外資產「變便宜」,正是布局美元資產的有利時機。以債券ETF操作來看,不僅價格透明、交易便利,還可同步掌握匯率與收益機會,甚至比傳統換匯再存美元定存的方式更有效率。
謝明志強調,債券投資中,「短天期債券ETF」成為近年資金操作的新解方。投資人若預期短期內不立即進場股票或長債市場,可選擇將資金「停泊」於短債ETF,不僅具有基本息收,也不需承擔太大波動,靈活性與效率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