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年6月預告金金併修法,關掉「敵意併購」大門,引來業界、學界關注並出現諸多討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31日親自上陣,主持修法公聽會,就四大爭議問題如何鬆綁進行討論。他並在立法院備詢時,表達高度監理的行業,應無須利用敵意收購介入的基本態度。
包括14家金控的總經理、法遵長等參與了這次會議,顯示對此議題的重視。公聽會主要聚焦四大爭議點,最有共識的二點是,一,有關「投資方需取得被投資者董事會未反對決議、或可完成過半股權或董事會證明文件,或合理說明」外界反應「取得不反對決議」實務上有困難,這部分可望鬆綁;二,公開收購公告時點,在主管機關未點頭前應保密。
而公聽會上的四大爭議點,分別是:一,公開收購方需取得被併購方董事會不反對、或取得過半控制性持股或合理說明,學者與業者都認為實務上有困難。對此,彭金隆同意會調整,將徵詢意見,研擬更可行的條件設計方式。
二,公開收購「首次投資比率提高到25%」。對於金管會將比重由10%拉高到25%的作法,公聽會中,拉高到10%以上是學者與業者共識,但是否要拉高至25%,有與會者認為有困擾,建議可提高至20%。
三,第一階段採取「全現金」收購。有學者提出,國外並沒有全現金的要求,但金融業者倒不認為這是大問題,因會發動併購都會審慎評估,還要「口袋夠深」。四,金控若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投資者,相關收購條件在未經金管會同意前不能揭露,業者認為這部分違背證交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