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於6月底發表小米AI眼鏡,該項目負責人李創奇透露,小米AI眼鏡是由小米董事長雷軍拍板立項,發表後「很快就缺貨,且銷量超出團隊預期數倍」。他稱,希望在3年內,該產品出貨量能超過500萬副。
綜合陸媒29日報導,李創奇表示,小米從2014年就開始接觸和研究智慧眼鏡,研發過程中,團隊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內部形成共識,讓一個新想法廣受認可。
李創奇稱,他曾兩次申請該項目立項,最後「求」到雷軍面前,以「小米不能錯過AI硬體新入口」為由,才得到雷軍的首肯,小米AI眼鏡終於在去年6月立項,公司內部才真正開始重視這項產品,「有雷軍的介入,推進效率變得很高」。
李創奇進一步指出,眼鏡本身就是一個人民幣(下同)1兆元規模的市場,而智慧眼鏡的市場潛力更是巨大,小米作為不擅長做內容的公司,透過加入AI技術,找到一個新的入口機會。
李創奇表示,為了讓小米AI眼鏡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成功,團隊選擇最昂貴的元件,儘管目前1,999元的價格有毛利,但對整體投入來說仍處於虧本。他希望,3年內能借由小米平台推動智慧眼鏡產業鏈發展,屆時小米AI眼鏡的年出貨量可能超過500萬副。因大陸的近視民眾已超過7億人,智慧眼鏡出貨量可能會超過5,000萬副。
另有報導指出,綜合京東、抖音等平台數據,小米AI眼鏡退貨率高達40%,不少用戶反映「拍照反應慢」、「續航力不到一天」等問題,「熱銷與退貨並存」,也是整個智慧眼鏡行業的縮影。
小米港股29日跟隨大盤走低,一度跌逾4%,收盤跌幅收窄至2.64%,報55.3港元。今年以來該股漲幅達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