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陸A股上市企業赴香港發行H股正夯,讓香港交易所一舉登上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榜首。然而,隨著愈來愈多中小型A股企業加入這波「A+H」上市熱潮,大陸監管機構擬對相關企業增設門檻,要求其A股市值不得低於人民幣(下同)200億元,以防範非必要的跨境上市行為,並維護資本市場秩序。
根據英國金融媒體「International Financing Review」(IFR)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大陸監管機構正考慮參照大陸針對全球存託憑證(GDR)所設立的標準,對申請赴港發行H股的A股上市企業,設立明確的市值下限。具體而言,若依GDR標準計算,陸企申請上市前120個交易日的A股平均市值,不得低於200億元。
IFR統計指出,截至7月28日,已有40家A股公司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進入審批階段,其中有11家公司的A股市值未達200億元門檻,顯示若新規上路,恐將有近三分之一的申請企業受到影響。這些規模較小的申請者包括南華期貨,市值僅約151.9億元,以及杰華特微電子,市值約133.2億元,均未達擬設定的市值門檻。
報導稱,此舉被解讀為大陸政府為強化赴港上市企業品質、遏止投機性掛牌行為所採取的預防性措施。近年來,不少陸企將香港上市視為提升估值、擴大國際能見度的捷徑,但也有部分業者被質疑實際募資需求不強,只是為了搭上「A+H」資本操作順風車。
分析人士指出,大陸監管層對部分企業的動機感到疑慮,擔心此類掛牌行為無助企業長期發展,也不符合香港市場發展方向。
投行人士表示,早在今年初,大陸證監會多次表示支持「行業龍頭」赴港上市,以拓展國際市場並強化人民幣資產的全球配置能力,因此若官方正式推出市值門檻制度,市場不應感到意外。一旦市值門檻成立,可能改變未來一段時間內A股企業的海外掛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