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DM大廠英特爾日前公布第二季度財報,業績雖超乎市場預期,然晶片工廠建設減少衝擊獲利表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持續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包括新一波的裁員及停止部分晶圓廠建設,並從文化上大力改革。半導體業者分析,陳立武改革初見成效,往Fab-Lite輕資產模式增加靈活性。供應鏈認為,明年Nova Lake平台會由台積電代工,而英特爾具備的美國技術、產能優勢,在AI行動計畫中將扮演要角。
英特爾正逐步解決不利因素,法人指出,其明年下半年Nova Lake將委由台積電N2P製程,緩解市占率流失,隨2奈米量產增加,看好中砂、昇陽半等耗材用量增加。供應鏈透露,英特爾積極與台廠洽談,由於價格具備競爭力,能在設備投資上進行撙節,擴大台廠半導體生態系滲透。
大刀闊斧為陳立武上任後基調。直白的工程師文化,清晰擘劃未來戰略,並未放棄Intel 18A,而是用在自家產品 Panther Lake上,且量產時間也提前兩季;據悉18A-P也有外部HPC客戶感興趣,對於最先進節點14A,陳立武強調,會在有客戶確認的承諾下,才會進行投資。
業界分析,由於台積電2奈米即將進入量產,18A節點對外部客戶吸引力將下降,因此將更多精力聚焦在14A節點。英特爾積極進行重整戰線,進行精簡人事,並將波蘭、德國等海外擴廠計畫喊卡,陳立武表示,未來所有重要晶片在Tape-out(流片)前,他將親自審核批准。
美國AI行動計畫將支撐英特爾定位,半導體業者分析,在地緣政治緊張及半導體關稅下,英特爾美國製造地位將成優勢;此外,其與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合作,預料將成美國AI戰略重要一環。
晶片業者分析,從輝達、微軟、谷歌等大廠來看,樂見英特爾製程能與台積電良率比肩,新的代工合作夥伴,可以削弱台積電在產業鏈中的議價權,留給英特爾的市場機會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