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8杜蕙蓉/專題報導

衛采提4R原則 提高治療精準度

有鑑於台灣80歲以上長者每五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為延緩病程,食藥署已核准二款單株抗體新藥上市,其中一款即是美國和日本藥廠衛采(Eisai)合作研發的Lecanemab(商品名LEQEMBI)新藥,主要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該藥品可以清除多種可溶與不可溶的毒性類澱粉蛋白(如Aβ protofibrils等),是阿茲海默症的關鍵病理機制之一。

 該藥品的臨床效果顯示,58%病患在治療後維持認知功能、37%病情獲得改善,治療一年後54%病患可完整清除類澱粉蛋白,有機會為病患爭取近三年的病情穩定時間。

 安全性而言,在亞洲族群有10%左右腦部水腫或出血風險,但目前已在全球13個國家及地區取得完整核准,全球已有數萬名患者使用經驗,顯示具有穩固安全基礎。

 衛采強調其藥物開發的「4R原則」-正確標靶(Right Target)、正確族群(Right Population)、正確劑量(Right Dose)、正確終點(Right Endpoint)。

 Lecanemab正是依循此邏輯開發,鎖定輕度認知障礙與早期阿茲海默症族群,並以影像與流體生物標記為輔助指標,提高臨床評估精準度。

 截至2025年,Lecanemab已陸續取得美國、日本、台灣與歐盟核准,成為全球首批針對疾病機轉開發、具實證效果的病程改變型藥物(disease-modifying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