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8杜蕙蓉/專題報導

呂建德:借鏡C肝防治成功經驗

image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圖/王德為

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表示,台灣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已達約8%,預計到2061年,將上升至近88萬人。隨著超高齡社會浪潮,未來更可能面對「輕度失智照顧重度失智」的挑戰,為社會、家庭、個人帶來沉重負擔,必須強化早期篩檢,找到並治療更多患者。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照顧一位失智者的平均花費可高達新台幣1,392萬元,社會每年因此付出的總成本超過3,457億元,幾乎相當於我國健保年度預算的一半。然而,更為關鍵的是那些難以量化的隱性代價-來自家庭與無償照顧者的付出,以及其所承受的情緒與經濟壓力。

 衛福部自2013年發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為亞洲第二個、全球第13個制定國家級失智政策的國家。為與國際接軌,已參酌WHO「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整合十部會共同推動七大策略,涵蓋診斷照護、友善環境、安全防護、就業與金融支持等面向,全力打造失智友善社會。截至2024年底,失智症獲得診斷並接受服務者達67.61%,超過23.9萬個失智家庭獲得支持,38.39%民眾具備對失智的正確認知,已達成「失智友善台灣777」當年度之階段性目標。

 然而「失智早期篩檢」仍是目前政策中的缺口。必須儘快找出並協助潛在的10萬名未被診斷者,並應對預期到2041年將達20萬人的潛在隱藏個案。正如台灣曾以跨部門協力成功對抗C型肝炎,現在也應以同樣的速度與戰略,積極面對失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