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資安威脅更形嚴峻,已晉升為「國家安全」層級的戰略關鍵。記憶體大廠華邦電藉深厚的技術基礎,率先將「後量子加密」(PQC)技術導入快閃記憶體產品,將引領全球供應鏈安全升級。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與快閃記憶體IC事業群副總經理林任烈接受本報專訪,說明PQC在安全快閃記憶體(Secure Nor Flash)的產品布局、記憶體利基轉型以及永續經營企業願景。
PQC 抵禦量子電腦破解力
陳沛銘指出,在電影《玩命關頭8》中,女主角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飾演的反派角色,透過遠端駭入紐約交通系統,造成成千上萬輛車無預警啟動,並衝出停車場,「殭屍車雨」的畫面令人震撼。
這個場景已不再只是電影情節,而是科技進展下的真實隱憂。若2030年量子電腦普及,沒有足夠防護機制,恐將全面暴露於駭客控制之下。
以下是採訪摘要。
記者問:為什麼資安從「富人的生意」變成「國安的生意」?
陳沛銘答:背後有三大驅動力。一是攻擊手段快速進化,尤其AI具備雙面刃特性,可用於攻擊也可用於防禦;二是聯網裝置爆炸成長,只要上網就有風險,資安威脅也從過去以軟體為主的攻擊,演進至涵蓋硬體層面的攻擊;第三則是歐美法規強化資安要求,企業若不具備基本防護,未來恐無法出貨。
問:法規時程為何?對台廠影響多大?
陳答:歐盟《無線電設備指令》(RED)今年上路,規定無線產品出貨前須具備資安功能;歐盟網路韌性法案《Cyber Resilience Act》則預定2027年全面上路,產品若不合格將禁止上市。美國也推出Cyber Trust Mark,要求裝置必須標示資安合規。過去部分台灣廠商抱持「被罰錢就算了」的心態,將不復存在,必須及早做好準備。
問:PQC是什麼?為何重要?
林任烈答:PQC是為了抵禦量子電腦破解能力的新世代加密技術。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已於2022年選出首批演算法,2030年後將成為標準。華邦電是全球首家導入PQC到記憶體的廠商,讓快閃記憶體不再只是儲存元件,而是資安架構的核心。
快閃記憶體 成資安核心
問:Secure NOR Flash的定位與發展目標?
林答:華邦電已從單一元件供應商轉型「平台型解決方案提供者」。Secure NOR Flash可支援系統啟動驗證(Root of Trust)、韌體加密、OTA更新,即使主控晶片沒資安能力,也能藉由我們的記憶體強化整體防禦。
目前市場具備PQC與資安平台能力的記憶體供應商仍極為稀少,此產品線預期2027年占公司Flash產品線營收比重達10%。
問:應用場景主要在哪些領域?
林答:第一階段聚焦高風險應用,例如政府系統、軍用設備、伺服器、企業網通等;下一步是車用與智慧家庭。這些領域對資安有高敏感度,也對PQC技術有明確需求。
問:華邦與子公司新唐如何各自發展資安方案?
林答:新唐主攻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是一種專為資安應用所設計的硬體安全模組,已有不少落地案例,如日本西瓜卡與國民駕照。華邦電則聚焦整合平台安全、儲存防護與遠端更新,打造一站式資安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加速法規導入與產品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