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金融機構整併腳步積極,以總資產來看,台新新光金24日正式合併後,總資產逾8兆元,成為第四大金控,擠下原本排名第四的臺灣金,第五的合庫金,公股業者排名因此影響而下挪。
據15家金控首季底申報資料,泛公股金控包括臺灣金、合庫金、第一金、兆豐金及華南金,總資產在15家金控中分別名列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九,其中臺灣金資產總額逾7兆元,合庫金首季突破5兆元,第一金、兆豐金與華南金均逾4兆元。
以獲利情形而言,首季前五名清一色為民營金控,兆豐金排名第六,第一金排名第八,華南金、合庫金及臺灣金獲利分別名列第10、第11、第13。
從年化資產報酬率(ROA)來看,兆豐金0.69%、第一金0.61%,在公股金居前,但與民營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且其他公股金控ROA都在0.6%以下,資產規模雖穩定增加,對獲利貢獻仍不足。
公公併話題再度浮出檯面,一度傳出從銀行以外的子公司開始整併的聲音。理由是,公股金控均以銀行為主體,若從投信、證券等規模較小的子公司開始整併,有望提升整併速度。
財政部2月提出書面報告,認為目前4家泛公股金控對旗下投信子公司,通盤評估規模經濟、互補效益、企業文化融合、員工權益等面向,整併可行性及綜效並無共識。截至今年1月,4家公股投信合計公募基金規模約3,200億元,與前六大投信的規模門檻達6,000億元以上相比,仍有一段距離,且公股投信所發行基金類型也相近,並沒有明顯互補效益,員工也無整併意願。
財政部還提到,公股金融事業整併須以「合意」為要件,對整併後經營策略、優勢互補、員工安置等具正面效益才可推動,工會態度也是整併成功與否的關鍵。如今各民營金控傳出不少朝向整併的消息,公股金控未來將面臨一波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