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23賴瑩綺/綜合報導

陸AI人才缺口 高達500萬位

上半年求職量激升30%;大廠召聘高階核心技術職位,實習日薪直衝人民幣5,000元

image
圖/中新社
大陸「十五五」時期AI產業規模變化

 隨著人工智慧(AI)產業快速發展,大陸相關企業數、人才需求與薪資也跟著高速增長,企業正在面臨AI人才爭奪戰。根據大陸職場社群網站「脈脈」數據顯示,儘管今年上半年AI人才求職量大幅提升30%,但大陸的AI人才缺口仍高達500萬,其中技術人才特別稀缺,一些高階核心技術職位,大廠召聘實習薪資每天可達人民幣(下同)5,000元,1個月收入就超過10萬元。

綜合陸媒22日報導,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大陸經營中的AI企業超過400萬家。另根據賽迪顧問日前公布報告,2026年~2030年的大陸「十五五」規劃時期,AI產業規模將從4,862億元,成長至1兆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8%。

此外,包括新能源汽車、智駕、機器人、電商、互聯網、遊戲、新生活服務行業等已找到明確AI實用場景的行業,業界正在大規模招聘AI人才。

在市場規模快速膨脹、AI融入百工百業趨勢下,AI人才的薪資也跟著水漲船高,脈脈創辦人兼CEO林凡表示,由於人才稀少,技術職位是高薪集中區。

業內人士也表示,大廠有穩定的資源、清晰的業務場景和成熟的商業化路徑,尤其對核心AI人才來說,大廠提供更強的職業發展確定性,對於最頂尖的人才,頂尖大廠會不惜一切代價。以字節跳動為例,招聘年薪達到3,000~4,000萬元並不會讓人意外。

該人士還表示,大廠能給到的是天花板等級的薪資,但新創公司更多是採用股權和分紅激勵,一些新創可能會給到估值1%的股權,價值或高達千萬美元。

林凡表示,一些AI新創高管和HR(招聘部門)在脈脈上積極招人,智譜、MiniMax的HR更是「分鐘級」活躍在脈脈。但整體來看,數據也顯示,目前AI行業收入比重最高的依然是2萬以下月薪,占比32.45%,5萬及以上月薪職位僅占18.17%,超過55%收入在3萬元以下。

報導還提到,AI人才爭奪戰並非中國大陸獨有,而是全球趨勢,因此國際間的挖角戰也日趨激烈,日前傳出Meta斥資上億美元年薪進行挖角,挖角對象有不少是陸籍的高階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