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17呂俊儀/台北報導

明年科技預算 匡列1,601億

 國科會16日說明2026年科技預算先期規劃,主委吳誠文表示,本次委員會議決議匡列一般科技預算1,601億元,審議結果將陳報行政院同意。他表示,目前台灣經濟發展良好,編列預算台灣維持競爭力,才能創造更好經濟表現,希望立法院與行政院能再協調,明年預算能恢復到1,800億元。國科會指出,2025年科技預算1,595億元,因《財劃法》影響,2026年預算規模1,601億元,總體科技預算規模近無成長,必須以現有資源落實科技發展布局。

 其中重大方案部分,次世代通訊建議預算匡列43.9億元,大南方新矽谷22.3億元、智慧機器人方案22.9億元、淨零科技方案102.7億元,晶創台灣方案211.9億元。

 吳誠文指出,《財劃法》修正後,地方政府收入增加,希望也能配合中央施政,創造更大內需市場,讓均衡台灣願景在科技產業協助下,利用台灣供應鏈,促成創新應用系統產業蓬勃發展,讓內需市場建立起來,協助百工百業發展。

 吳誠文說,民間委員也認同科技預算要增加,認為台灣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代工,而是關鍵角色,如AI應用,沒台灣無法實現,「但台灣能持續扮演嗎?」,台灣不能高枕無憂。像美國也想回到這個關鍵角色,日、歐也在發展半導體,台灣不能原地踏步,要不斷投資,創造產業需要的技術,幫助產業擴展國際市場、創造內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