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自4月起在遭工程會停權,將主力業務轉向民間及海外訂單後,近三個月來在國內民間及海外訂單收獲頗豐,海內外合計入手約20億元新訂單,包括重電、馬達及智慧電表等,其中海外占約6成。大同表示,取單「超乎預期」,隨觀音廠第三季底變壓器新產能可投產出貨,失去國內公家標案反可加速其餘民間及海外訂單產能、拚交期,成為競爭優勢。
大同遭停權,過去占電力事業訂單近半的台電等公家機關標案未來三年案源成缺口,取單策略轉向至海外及國內民間客戶,反而成業務擴展新契機,近三個月以來在國內民間、集團自建案,及美、泰、馬、越、澳均有斬獲,總計變壓器約占這波訂單的25%、馬達占40%。
大同指出,全球對電力設備需求仍相當強勁,目前台灣鎖定未來將釋出、合計近30億元的大型複合商用開發項目、指標傳產業能源項目機電設備,相當有機會拿下;東南亞部分在越南辦事處改為設子公司後,全力搶台商移至東南亞設廠的訂單。
在美國市場部分,過去美國電力公司及變壓器需求多仰賴大陸及韓、墨供應商,不少國家去中化政策下,開始向台廠詢問接洽,近期美國即有數個項目急單向大同尋求報價。
大同表示,在4月初川普推動對等關稅前,由於關稅不確定性,大型標案釋出減少、報價也較為謹慎,僅馬達需求較旺,隨著美國關稅政策明朗化,美國電力客戶搶貨,加上大同在美國業務團隊、經銷通路建置完成,近二季以來接單順利。此外,輸美鋼鐵、銅關稅可望提高至50%,在地電力設備廠成本增加,有利提高非美國電力設備廠及供應商競爭力。
大同去年接連處分二件精華區資產後,去年獲利高達每股6.46元,配息3.105元,不過即使目前接單優於去年,但市場對於今年配息能否維持仍有疑慮,大同表示,目前重新審視盤點資產狀況,希望能再進行一件資產活化,以維持股利政策的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