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14黃欣/綜合報導

內捲嚴重 陸銀降經營貸利率搶客

image
大陸金融機構內捲加劇,繼先前掀起的消費貸利率降價搶客,最新戰場更延燒到經營貸款市場。圖/新華社

 大陸金融機構內捲加劇,繼先前掀起的消費貸利率降價搶客,最新戰場更延燒到經營貸款市場。多家陸銀近日先後推出經營性貸款限時優惠,甚至祭出年化不到3%的超低利率,搶客不遺餘力。

 證券時報報導,近日招商銀行推出「生意抵押貸」限時貸款產品,鎖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除了提供優惠券可折抵貸款利息,最高優惠年化利率可降至2.7%。不僅招行,多家國有大行、城商行近期相繼下調經營貸產品年化利率,多個產品利率跌破3%水準。

 年初時陸銀才掀起一波消費貸低價搶客潮,貸款利率普遍喊到3%以下。本次經營貸利率的調降,外界亦關注是否為新一輪「價格戰」的開端。

 報導引述陸銀高管分析,與消費貸無抵押的純信用審批相比,低息經營貸的審批門檻更高,不會增加銀行授信風險。以建設銀行為例,該行「經營快貸」申請人需滿足企業完成工商登記並且保持正常經營狀態、信用狀況良好、在建行使用金融產品服務等多項基本條件。

 專家分析,本輪經營貸利率下調,背後是政策引導和市場競爭的雙重作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2023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寬鬆,公開市場操作、降準等措施不斷釋放流動性,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為貸款定價提供了下調空間。此外,市場優質貸款項目稀缺,銀行寧可降低利率以確保信貸資產投放和規模增長,防止資金空轉。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要求降低融資成本,銀行主動下調利率以配合「降成本」目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也認為,由於當前實體經濟主體融資需求相對不足,部分銀行轉而採取價格戰方式,通過降低利率來吸引客戶,加劇了市場利率下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