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億的特別條例11日在立法院三讀,其中納入普發現金1萬元勢必要舉債,行政院是否提出覆議,原則會在本周五(18日)前拍板。黨政人士指出,卡在7月26日大罷免,這項民生性、討好全民的法案是否應提出覆議,府院黨將盤算利弊得失,本周作出政治決定,但不論怎麼做,這項重大民生議題提出覆議是兩面刃,政府都會陷入兩難。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匡列2,350億元要求行政院今年10月底前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第一時間未表態是否覆議或聲請釋憲。
據悉,行政院正評估不編列預算方式解套,也不排除提出釋憲,近日府院忙於勘災,高層近日會碰面交換意見,在10日內答覆,最後期限是20日,適逢周日。知情人士說,原則上18日前應會作出覆議與否決策。
熟悉立院議事運作黨政人士直言,特別條例訂定預算法源是立法院權力,過去朝野互動不錯,立院會依政院版通過,但這次在野黨大砍補貼台電1千億,擅自加碼普發現金1萬元,造成立法院有侵害行政權之虞,嚴格說有爭議,但並不違憲。
普發現金歲計賸餘絕對不足,勢必要舉債,若不執行政院並不違法。黨政人士說,只是若不提覆議,在總統公布法律案後,行政院卻不執行,有否定總統公布法律案之爭議。民生類、討好民眾法律案,政院一旦提出覆議案,恐怕會受傷,尤其卡在大罷免726展開,必須審慎評估。
黨政人士指出,大罷免是要阻止立院一直提出侵害行政權法案,但普發現金可以討好選民,行政院有多大能量可提覆議反對?是否會得罪綠營選民或大罷免支持者?挺大罷免公民團體或中間選民,不乏有反對普發現金者,權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確判斷,但是此事的確讓府院陷入兩難。
「提出覆議案或有助提升綠營大罷免向心力,惟不提覆議迂迴空間更大。」黨政人士說,若不提覆議案,拖過7月26日大罷免之後,再研商要提什麼特別預算案的內容,還有時間可以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