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11楊晴安/綜合報導

川普強壓 中船廠新訂單跌68%

主要在美擴張的韓企反而因此受惠;美港口另呼籲推遲對中產起重機加徵關稅

image
圖/美聯社
近四年上半年中韓造船業訂單表現

 美國川普政府為振興國內造船業,自今年2月針對中國造船業和物流展開「301調查」,重挫中國造船業穩居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海事諮詢公司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 Research)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造船廠的新訂單量年減高達68%。

 稍早前,克拉克森研公司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累計新船訂單成交量為647艘、1,983萬修正總噸(CGT),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1,788艘、4,258萬CGT,減少54%。其中中國船企接單370艘、1,004萬CGT,市占率為52%,排名全球第一;韓國船企接單113艘、487萬CGT,以25%市占率排名第二。

 南華早報10日報導,全球需求普遍下滑,再加上美國試圖抑制中國造船廠影響力的行動下,過去六個月內中國在全球造船業的主導地位有所削弱。美國造船業於1975年曾占全球主導地位,但如今商用船舶產量已不足全球總量的1%,全球排名第19名,取而代之的是中日韓等國家廉價船舶的崛起。

 船舶競價平台SHIPBID新加坡分公司總經理韓寧表示,中國造船廠新訂單量下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全球船東對美國針對中國造船業的措施感到擔憂,以及業內努力適應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企業反而受惠於美國政府的抗中政策,由於美國國內幾乎沒有造船能力,因此主要在美擴張的都是韓國造船企業。全球持有訂單數據顯示,中國份額從去年的75%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56%,而韓國的份額則從14%上升到30%。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此前還宣布將對陸製港口起重機加徵25%關稅。美國港口營運商警告,如果川普政府執意推進新關稅,關鍵港口設備升級的成本將飆升數千萬美元。據統計,目前美國港口使用的岸橋起重機80%皆是由中國上海振華重工(ZPMC)等中企製造,遠超芬蘭科尼集團(Konecranes)和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等競爭對手。

 港口和碼頭運營公司擔憂,新徵關稅政策將使那些早在新政策提出前就已下單訂購起重機的港口承擔額外成本,而且也未考慮到中國以外製造商的嚴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