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日益翻新,中華電信自主研發SIM卡換發(SIM Swap)通信防詐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台灣大「反詐戰警」大量運用大數據與AI模型辨識,遠傳近期建立全台第一個AI預測詐騙自動偵測系統「打詐智靈」。電信三雄積極導入AI等新科技,為政府、企業、及消費者防詐打詐添戰力。
中華電信9日宣布SIM Swap通信防詐API首發與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合作,此為金融防詐的一大戰力,也是台灣首例以網路API支援金融防詐。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表示,去年中華電信以通信防詐API成為台灣首家獲得GSMA Open Gateway國際標準認證的電信業者,今年進一步將此技術落地實證、跨域合作,將自主研發的SIM Swap通信防詐API首次導入金融應用。與台灣企銀共同推出的「SIM卡聯防機制」,當臺灣企銀客戶進行電子支付綁定交易時,銀行系統透過API平台,即可即時向中華電信查詢該門號近期是否有異常的SIM卡更換記錄。一旦偵測到潛在風險訊號,銀行端即可立即啟動額外的風險驗證或阻斷措施,大幅提升阻詐成功率、並能保護客戶帳戶安全與資產。
台灣大「反詐戰警個人版」APP運用AI升級,近期推出適用於社群「圖文風險檢測」、及「偽基站訊號偵測」兩大新服務,協助用戶即時辨識日常接收圖片中潛藏的詐騙風險,並偵測是否有可疑偽基地台傳送詐騙訊息,從源頭阻斷詐騙。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的資料統計,今年5月全台詐騙財損金額飆破87億元,其中高達9成詐騙廣告來自社群媒體。
遠傳積極將AI技術導入資安、打詐、防詐,近期建立全台第一個AI預測詐騙自動偵測系統「打詐智靈」,今年第一季每月平均攔阻超過10萬通電話、5千則簡訊,並與國際知名資安廠商Allot合作「防駭心守護」服務即時阻攔詐騙網址,另外,遠傳亦建立「詐騙行為特徵資料庫」,強化AI機器學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