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於今年上半年重挫逾10%,創1973年來最大上半年跌幅,分析人士認為,美元長期走疲的趨勢可能才正要開始,投行Jefferies全球外匯主管貝克特(Brad Bechtel)認為,主要三個原因為海外投資人避險、聯準會即將降息、川普政府默許弱勢美元。
根據MarketWatch報導,儘管過去十年間美元曾數度走弱,但沒有一次像過去這六個月跌得如此猛烈。如今,華爾街鮮少人看好美元能在未來一年內反彈,甚至有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美元長期貶值循環的開端。隨著美元走弱,其作為全球避險資產的地位也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貝克特認為,美元當前面臨三大利空因素。首先是外匯對沖需求升溫。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股長期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也推升美元走強,然而,隨著國際股市近年表現強勁,加上川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不少外資開始轉而加強對沖美元風險,導致美元拋售壓力加劇。
貝克特預期,外國投資人將持續對美元部位進行對沖,「這將成為長期壓抑美元的結構性因素之一。」
第二是聯準會即將降息。儘管聯準會今年遲遲未再降息,但市場預期在通膨壓力持續降溫的情況下,最快可能於9月啟動降息。與此同時,歐洲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等已連番降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一年內,聯準會擁有更大降息空間,這也成為美元潛在弱勢的另一股推力。
第三是川普政府「實質的弱美元政策」。儘管美國政府未公開承認推行「弱美元政策」,但市場解讀川普政府的言行舉止,與此無異。RSM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Brusuelas就指出,川普團隊實際上將匯率視為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工具之一,尤其在與亞洲國家談判時更常主動提及此議題。
美元貶值有助提升美國出口競爭力,也有利於跨國企業的海外營收表現,這與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的目標不謀而合。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美元走弱對美股、特別是以海外市場為主的大型企業而言,是被市場低估的重大利多因素,「許多大型企業的營收來自海外,美元貶值將有助提升其獲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