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9陳碧芬/台北報導

全球貿易至2026年初將異常萎縮

牛津團隊:美平均關稅高於假設的17%

 對川普關稅新措施,牛津經濟研究院8日指出,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高於目前假設的17%,後續的風險已然增大,關鍵原因有兩項:首先,部分和某些特定國家有「互惠」關稅的經濟體,愈來愈無法取得關稅稅率談判至10%;其次,美國與越南達成的協議顯示,川普不太可能把對等關稅再延期90天,延長關稅期限將使那些拖延談判的國家受益。

 牛津研究團隊分析,美國高關稅上膛的後座力大,實際數據顯示,川普高關稅的威脅早已觸發各國對美出口激增的短期現象,正隨著對等關稅加徵確定而逐漸消退。預估從現在開始,全球貿易將經歷異常漫長的萎縮,直至2026年初。

 川普關稅新措施中,10%關稅已是各國商品進入美國的「入門票」,而美、越達成的關稅協議對大多數越南輸美商品徵收20%的關稅,牛津團隊指出,川普最初祭出對等關稅威脅各國時,46%稅率是多數國家認為的「天花板」稅率,現在以越南模式為參考,已降到20%,可代表對其他經濟體徵收關稅的合理上限。

 另一部份,中國貨物轉運越南出口美國,美國將徵收更高的40%關稅。牛津團隊指出,從單月貿易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已試圖透過轉經其他經濟體來規避美國關稅,自去年10月川普當選勝算大以來,中國對潛在轉經目的地的出口年化成長率超過20%,而對美國其他貿易目的地的出口則成長了14%,舉例說,中國對越南出口的激增、與越南對美國的出口急劇增長「同時發生」,進一步證明中國企業正在把貿易繞境轉向美國。

 牛津認為,目前尚不清楚監管難度如何,然而美國祭出2倍關稅來防止中國貨洗產地,可能會加劇對中國轉向其他地區倒貨擔憂。另一方面,尚未與川普政府取得關稅談判、或只拿出模糊的原則性協議經濟體,將被迫在7月9日後面臨更高關稅,以迫使各國加速與美方達成最終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