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能源車汽車龍頭比亞迪的山東經銷商,今年4月資金鏈斷裂,引起大陸社會關注,大陸官方隨後在5月底出面整治車市「內捲」亂象。最新傳出,比亞迪近期向經銷商進行返利,經銷商每銷售一輛車發給人民幣(下同)666元。若按今年前五個月比亞迪汽車銷量逾160萬輛計算,涉資約10億元。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車企與經銷商之間過去一直是「壓力傳導」的上下游關係,即由車企制訂銷售目標,透過商務政策進行考核,經銷商則負責承接任務及開拓市場。大陸汽車經銷商在完成一定銷量或達成約定目標後,一般會獲得車企派發額外的獎勵或佣金。
比亞迪2025年第一季純利按年倍增至91.55億元,最新返利行動的金額約佔同期盈利5%至10%。報導引述一名華東地區比亞迪經銷商表示,旗下一間4S店今年前五個月賣出615輛,獲比亞迪發放41萬元現金。
2024年時比亞迪曾經發布文件稱,對完成2023年銷售目標的經銷商,給予最高每輛666元的獎勵,該獎勵是正常返利之外的額外獎勵。
報導稱,今年4月,大陸社交網路傳出比亞迪的山東經銷商「濟南乾城」,因比亞迪政策調整導致資金鏈斷裂。比亞迪隨後回應指相關訊息不實,並稱該經銷商是因為盲目極速擴張,並以槓桿營運,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大陸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近期發布「關於呼籲汽車生產廠家優化返利政策、縮短返利兌現帳期的倡議」,指出汽車經銷商面臨回佣帳期過長的問題,需要引起車企重視。
該商會對42個汽車品牌進行返利政策專項調研,結果顯示,當前經銷商在返利制度上主要面臨三大問題:其一,返利構成複雜、條款不明確,存在操作模糊空間;其二,各品牌返利兌現帳期差異顯著;其三,返利形式與使用方式受到諸多限制,降低了經銷商的資金靈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