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8張漢驊/綜合報導

酷暑難耐 東部空調用電占近4成

 大陸東部沿海地區近期持續遭遇高溫酷暑侵襲,長江流域主要農業與製造業重鎮更陷入熱浪之中,導致經濟腹地的乾旱風險升高、物流與電力系統承壓,引發外界對旱災與經濟損失的憂慮。

 德國之聲7日報導,根據大陸氣象部門預測,大陸經濟腹地多地氣溫近日將維持在攝氏37至39度之間,安徽、浙江、湖北與河南局部地區恐突破40度。氣象專家指出,此次熱浪由副熱帶高壓提早到來,較往年同期更早進入酷暑期。

 另據大陸央視報導,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載衝上14.7億瓩,年增近1.5億瓩,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東部地區用電量達4.22億瓩,空調用電占比高達37%。專家警告,極端高溫不僅拉高民生用電,也對已飽和的醫療系統構成壓力。

 此外,高溫也對農業與製造業構成多重挑戰,長時間曝曬將損害作物生長、壓縮農民收入,並干擾工廠正常運作及港口物流調度。經濟學人智庫能源與氣候變化高級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表示,四川地區降雨明顯低於歷年平均,恐將影響水力發電輸出,進一步加劇東部電網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熱浪現象與全球氣候變遷密切相關。根據「刺胳針」(The Lancet)2023年研究,2022年大陸因高溫死亡人數估計達5萬餘人,較2021年倍增。

 報導稱,當大陸東部地區遭高溫籠罩,西南與北部地區卻遭遇暴雨襲擊,顯示區域氣候極端化日益明顯。官方預測,7月上旬大陸西南與北部部分地區將持續降雨。熱浪與暴雨並存的極端天氣,將進一步考驗大陸經濟韌性與地方基礎建設調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