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陸政府5月才剛約談外賣平台關注「內捲」競爭,但業界龍頭美團和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近日再度爆發補貼大戰。美團和餓了麼7月5日不約而同推出高額優惠券,甚至出現「滿16減16」、「滿18減18」等同「零元購」的優惠,促使美團系平台當日訂單量逾1.2億單,而阿里系訂單量則超過8,000萬單。
綜合港媒7日報導,隨著外賣大戰升級,三大業者7日港股股價漲跌互現,京東、阿里巴巴、美團分別收漲0.5%、漲0.3%、跌1.5%。反觀暑期旺季加上外賣平台助攻下,港股茶飲股7日股價齊漲,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分別收漲11.0%、6.0%、5.7%。
美團公布,截至5日晚間8時45分,美團即時零售日內訂單量已突破1億單。晚間10時54分,訂單量進一步增至1.2億單,等於是短短兩小時內美團新增逾2,000萬筆訂單。若單計餐飲類,訂單已超過1億筆,占比逾8成。隨著大量用戶湧入平台,美團APP當晚一度出現系統延遲、頁面異常及無法下單等情況。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6月下旬調整架構,把外賣平台餓了麼、線上旅遊平台飛豬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並指即時零售業務淘寶閃購加上餓了麼,日訂單超過6,000萬單。淘寶閃購隨後於7月2日宣布,啟動人民幣500億元補貼計畫,透過紅包、免單卡及補貼商品等形式,直接讓利給消費者並扶持商家。補貼上線首日,餐飲連鎖與中小商家訂單量分別日增170%、140%。
7月5日,淘寶閃購訂單量逾8,000萬單,其中非餐飲訂單超過1,300萬,閃購的日活躍用戶逾2億戶。以訂單量計,淘寶閃購日訂單數於6月才首超6,000萬單。
針對外賣平台競爭加劇一事,野村中國互聯網及媒體行業研究主管史家龍估計,今年第二季科技巨頭投入超過40億美元在外賣業務,遠超外界預期,相信市場很快會顯著下調美團、阿里巴巴、京東的盈利預測。大陸科技巨頭第三季外賣及即時零售投資,預計會維持在相當甚至更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