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8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三星將揭曉Q2獲利 市場估年減3成

 三星電子預計7月8日公布第二季(4至6月)財報,但分析師預估,三星第二季營業獲利大幅下滑,導致股價在7日收盤下跌2.5%。

 根據LSEG彙整的市場預測,三星第二季營業獲利預估將年減39%至6.3兆韓元(約46億美元),若預測成真,將創下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低紀錄。

 營收與獲利的重挫,主要與三星在AI領域的晶片出貨延遲有關,特別是在高頻寬記憶體(HBM)晶片方面,因為三星遲遲未能如期向AI晶片大廠輝達交貨,嚴重影響三星在這個高獲利市場的表現。

 三星延遲出貨也讓競爭對手SK海力士與美光趁機擴大市占,尤其是SK海力士在AI記憶體市場迅速崛起,其HBM產品已被多家AI伺服器廠商採用,進一步加劇三星的競爭壓力。

 除了出貨延遲,晶片生產良率的問題也浮上台面。產業鏈消息人士指出,三星目前在HBM及先進製程晶片生產上的良率仍不穩定。

 分析師指出,三星一直努力想要自家最新HBM晶片獲得輝達認證,但進度很慢。三星曾在3月時表示,旗下HBM晶片最快在6月有重大進展,不過,三星拒絕對HBM3E 12層晶片是否已通過輝達的認證發表看法。

 良率問題也影響到三星與高通之間的合作。外媒7日報導,高通已取消原定委託三星以2奈米製程生產的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晶片,轉而全數交由台積電代工,反映出其製程技術尚未取得業界全面信任。

 另一方面,美中之間的科技與貿易摩擦也對三星構成壓力。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半導體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的限制,使得三星在中國的生產與銷售布局,面臨阻力。

 儘管如此,三星手機部門仍有可取之處。在關稅調整前,國際市場出現一波備貨潮,使其智慧型手機出貨在第二季表現亮眼。然而,僅靠手機業務難以彌補半導體業務下滑造成的損失,整體投資人對三星後市仍抱持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