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發布報告指出,美國進口商目前為貨櫃商品承擔的平均有效關稅為21%,雖然較4月高峰時期的54%大幅砍半,但仍處在偏高水位,顯示全球貿易仍處於高度不確定的警戒狀態。該業者還提到,鑒於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截止,貿易談判結果將攸關未來數月全球貿易及消費者情緒。
馬士基在Strategic Insights報告中提到,根據自家的「按貨櫃重量加權的實際平均關稅率」指標估算,在4月2日川普政府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課徵新關稅後,曾推升有效關稅上揚到41%,到了4月9日至11日時,由於美中衝突升高,平均有效關稅更進一步攀升至54%歷史高峰,不過隨後在5月11日美中取消部分關稅之後,平均稅率就下滑到21%。
由於各國與川普政府的貿易協議談判最後期限即將到期,馬士基在報告中強調:「整個世界都在關注7月與8月的關稅走勢,這段時間將是美國與各國談判的密集期,也可能左右全球貿易與消費者信心的後續發展。」
由於美中在5月中旬達成降低關稅協議,企業紛紛搶在90天暫緩期限內完成出貨,因此也掀起新一波備貨潮。許多美國進口商為了避開可能的高關稅,選擇在上半年提前拉貨,導致北美航線短期貨櫃需求暴增,運價也隨之上漲。
馬士基說,2025年上半年整體貨櫃運輸需求依然相當強勁,部分客戶更在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前提前出貨,顯示市場具一定前瞻因應能力。
但這波運價高峰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各家航運公司調整運量與航線,加上中小型航商也隨後加入運輸行列,在供給增加下,6月底的運價已經出現回落。
馬士基還觀察到,許多大型美國客戶最近幾年已開始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許多服裝和時尚公司客戶,現在對中國的依賴已經降到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