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的衝擊,中日韓三國的工業製造業第二季應聲受挫。日本5月工業生產月增0.5%,遠低於市場預估的3.5%;韓國表現更糟,5月工業生產月減1.1%,連兩月出現下滑。大陸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7,雖仍在萎縮區間,但在經濟活動改善下,表現優於4月與5月。
大陸統計局6月30日公布數據,6月官方製造業PMI為49.7,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且優於預期的49.6;當月非製造業PMI和綜合PMI指數分別為50.5和50.7,較5月上升0.2和0.3個百分點。統計局表示,6月份隨著外部干擾因素影響減弱,大陸製造業回歸正常運行軌道。
企業規模來看,6月大型製造業企業PMI比5月升0.5個百分點至51.2;中型企業PMI升至48.6;但小型企業PMI卻較5月降0.2個百分點至47.3。
五大分項指數方面,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處於擴張區間,前兩者分別為51、50.2,均較5月上升。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低於50榮枯線。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1.4、50.9和50.4,連兩個月擴張。
另,日本5月工業生產月增0.5%,遠遜預期的3.5%,且受訪廠商預期6月工業生產經季節調整後,月增幅將縮小至0.3%,7月工業生產甚至可能月減0.7%。5月日本汽車生產月增2.5%,出貨量大增10.5%,主因製造商避開關稅提前安排出貨,業者指出,關稅已對生產與出貨造成影響。
韓國5月工業生產月減1.1%,主因是礦業與製造業生產月減2.9%,讓整體表現遭拖累。汽車生產也下降2%,為連續第二個月萎縮。另,5月工業生產年減0.8%,反映出全球需求疲弱及出口不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