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01曾宇平、蕭麗君、呂晏慈/綜合外電報導

對等關稅大限前 台灣有望與美達成協議

image
根據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已與數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其中台灣也在名單之內。圖/美聯社
美國與亞洲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進展

 部份國家持續與美方協商,希望能在7月9日前達成協議,以避免被課徵更高的進口稅率。最新消息,根據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已與數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其中台灣也在名單之內。

 此外,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5日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政府團隊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溝通,攸關晶片關稅的「232條款」相關議題躍上談判桌,也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多項經貿議題,逐步凝聚共識。

 行政院6月30日重申,台美均表達在雙方產業長期互補的基礎之上,擴大雙邊投資將能增進共榮發展,尤其台灣企業近年擴大對美投資,美方也樂見美國企業擴大對台投資。但並未正面回應是否設定談判時間表。

印尼、韓國、越南可能跟進

 根據外媒報導,美方目前與台灣、印尼的談判進展順利,有望在期限前完成協議;韓國與越南也可能跟進。

 印尼已向美國提出兩國共同投資關鍵礦產項目的機會,其中印尼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也將參與這項合作計畫。

 至於韓國,因憂心與美國的貿易協商無法在期限內完成,因此打算跟美國爭取90天展延期。在上周會談中,美國向韓國提出非關稅障礙相關的問題,因為韓國已根據自由貿易協定,對從美國進口的貨物,徵收幾乎是零的關稅。

 印度談判代表團也抵達華府,負責敲定這份貿易協議的最終版,並有望趕在7月8日前宣布。

 川普今年4月宣布對多數貿易夥伴暫時停止實施新一輪高關稅,給予90天緩衝期以與其他國家進行磋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先前提到,談判策略是先和幾個主要經濟體談妥「前10筆大交易」,之後再讓其他國家跟進。雖然盧特尼克沒有具體說明哪些國家將成為首批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但亞洲地區可能會是這波協議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