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在「削減溫室氣體」的思考上以海門冬應用在畜牧業飼料以減少甲烷的排放來對抗暖化,相關獲得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mpact Factor 8.0)刊登,振奮合作的產官學團隊,包括: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以及水試所進駐廠商高科生技公司。
高科大養殖系教授邱國勛指出,科學界對於對抗溫室氣體排放,認為減少甲烷效率將優於減少碳排(或捕捉二氧化碳),是基於甲烷的短期(20年)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是二氧化碳的84倍,百年尺度衡量也高達28倍,短期氣候影響則是更加顯著。
海門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亦屬於一種藻類,邱國勛研究團隊攜手農業部水試所以及業者高科生技,改良海門冬陸上養殖技術,並且添加海門冬做為畜牧業飼料,將可抑制牛隻的甲烷排放,具體提供畜牧養殖業快速、高效、經濟的減碳途徑。邱國勛團隊發展之海門冬養殖技術以及產品,精確鑑定含有抑制甲烷排放效果的溴仿等代謝物,透過應用海門冬做為牛隻飼料,將可大幅提高對抗溫室氣體排放的效率。
高科大攜手產官學團隊,建立環控陸上養殖技術,優化養殖技術以及培養基,台灣本土養殖的海門冬有效成分濃度超越國際廠商標準的2倍,此項養殖技術成果發表於國際影響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mpact Factor 8.0),振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