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1日排審「房屋稅2.0課徵亂象與金融機構對不動產融資緊縮及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地產交易之影響」,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將列席並備答詢,根據央行書面報告指出,七波信用管制後已逐步見效,但仍有兩大隱憂。
一大隱憂是國銀不動產貸款餘額持續增加,二是銀行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情形,後續央行密切追蹤銀行管控目標。
央行指出,已推出七波信用管制,強化金融機構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且針對各銀行道德勸說,由各銀行自行考量資產規模、營運特性及自身經營情況,研提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自去年第四季以來,給予一年調整期,提供銀行足夠彈性的自主控管措施。且央行針對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陳情案件,首度設置「熱線」受理,並函轉相關銀行妥善處理。
對於管制措施成效,首先是銀行受限貸款成數下降,合於本行管制規定,針對購地貸款、多戶購屋貸款及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等貸款項目,規範貸款成數上限,相關貸款項目成數下降,有助將投機需求相關貸款資金釋出,優先轉予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
其次房市交易降溫,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前三月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2.1%,且根據信義房屋調查,民眾看跌房價比率亦由去年第三季的26%升至52%。
三是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餘額年增率減緩,且銀行信用資源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者,不動產貸款餘額、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已分別自近期高點將至今年3月底的7.72%、9.34%、2.97%;而無自用住宅購屋貸款餘額占比也已續升至61.9%。
四是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緩降、逾放比率仍維持低檔,至3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略降至36.89%,而3月底國銀購置住宅貸款逾放比0.07%,也低於整體放款逾放比0.16%。
但央行示警,雖然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見下降,但餘額仍偏高,持續增加至14.6兆元,且銀行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情形,將持續密切追蹤各季各銀行控管目標執行情形,並督促銀行落實執行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