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四月初挑起的貿易戰,讓全球動盪不已,隨著中美於日內瓦談判達成協議,劍拔弩張的氣氛已見緩和,美輸中的關稅由125%降至10%,中輸美也由145%降至30%,稅率雖仍偏高,但雙方已踏出和解的重要一步,值得期待。
這個和解說明了一點,川普仍得臣服於自由貿易的法則。川普先前高談闊論他的公平貿易,如何透過對等關稅來創造稅收、如何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如何帶來更多就業機會,然而一個多月來所見者卻是舉世紛亂,股市震盪,美國民眾盡是怨聲載道。
美國的對等關稅,大幅提高貿易夥伴的稅率,形同賜死自由貿易。自由貿易並非憑空得到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WTO前身)自1947年以來完成八個回合談判,歷時四十餘年才讓全球平均關稅由40%降至3%,但川普只花一天就讓稅率又重返二戰後的處境,他稱調高關稅這一天是解放日(Liberation Day),解放是得自由,是快樂的,然而一個多月來,美國人非但沒有得解放,反而更不快樂。
就以美國民眾而言,根據外電報導,由於預期關稅調高後東西會漲價,開始出現恐慌性的消費,肥皂、牙膏、玩具、電腦、手機皆出現搶購潮,由於蘋果、戴爾、美泰兒、孩之寶等資通、玩具業者仍以中國大陸的產能最大,昔日海外生產回銷美國,消費者、業者互蒙其利,但在對等關稅下,一切都變調了。面對民怨,川普於4月12日把晶片、智慧型手機、電腦改列豁免對等關稅清單,一個月後的今天,日內瓦談判進一步把自大陸輸美的關稅降至30%,美國股市以大漲1,160點回應,看來民眾還是比較喜歡自由貿易。
觀察美國業者,一個多月來也沒有因「解放日」過得更快樂,面對川普的無理,大陸也對來自美國的產品課徵125%的關稅,並且管制稀土出口,稀土是生產晶片、電動車、風力發電機的重要原料,美國業者為此頭痛不已。根據美國海關統計,美國去年對大陸出口仍達1,400多億美元,大陸依舊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場,不容輕忽,總的來說,川普的解放日沒有解放任何一個人,倒是讓美國消費者、業者頭痛不已,這一天應該稱為「頭痛日」才對。
中美於日內瓦所達成的協議說明,自由貿易是正確的,川普以對等關稅想要改變自由貿易,結果是謗議沸騰,怨嗟盈路,最後只好妥協,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推倒關稅高牆,恢復自由貿易法則下的生產、貿易活動。當然,相較於先前全球平均關稅稅率3%,現行美國關稅依然太高,仍待持續調降。
只要對世貿組織(WTO)歷史稍有認識者,都明白歷時四十餘年所完成的八個回合談判,除了推動市場開放,零關稅來實現自由貿易,也訂有反傾銷、反補貼等協定來落實公平貿易,並設有爭端解決機制處理各國爭議,受惠於貿易自由化,七十年來全球貿易的十年增幅在各時期總逾100%,惟晚近十年(2014~2024)已降至28%,孰令致之?不就是川普、拜登所挑起的貿易戰嗎?事實上,他們追求的並非真正的公平貿易,而是以公平為藉口的利己貿易,歷來美國總統都以手按著聖經宣誓就職,然而這些年美國總統所做所為,豈能得上帝的喜悅?
從這次美中於日內瓦的協議,我們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過去七十年的自由貿易演進過程裡,全球分工體系早已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任何以劃地自限的思維去懲罰他國者,將適得其反,總的來說,近日美國民眾及美商的反應,已為自由貿易的可貴,下了最好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