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15陳欣文/台北報導

債券ETF息高又省稅 大戶鍾愛

image
5月19日除息債券ETF

 綜所稅申報已開跑,今年報稅期限延長至6月底,ETF專家提醒留意ETF配息組成,ETF配息來源中,只有股利或盈餘所得(54C)需要納入綜所稅申報,資本利得或稱國內財產交易所得(76)及收益平準金不會被課稅,而債券ETF的債息屬於「海外投資所得」,不用繳二代健保,若低於新台幣100萬元,免申報也免繳稅,更有基本所得額750萬的免稅額度,因此已成為大戶資產配置的重要部位。

 19日總計27檔債券ETF除息,規模最大前五檔分別是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國泰A級公司債(00761B)、國泰10Y+金融債(00933B,)。投信法人表示,聯準會5月利率會議按兵不動,但延續緩步降息的貨幣政策,債券市場仍有潛在資本利得空間,5月還有債券ETF即將上櫃掛牌。

 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計聯準會2025年僅會降息兩次,期待債券價差的投資人應先放下過高期待,回歸領息初衷,選擇信評高、歷史配息表現較穩健的債券ETF標的,才有機會達到優息抗震的投資目標。

 近期金融債相關ETF在績效和配息上表現不俗,其中00933B因聚焦全球金融巨頭債,又以美國巨型金融業為主,這些金融業受到政府高度監管,信評優於非投等債,像台積電等大企業也會適度配置金融債來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可見相對其他類別的產業債,金融債更加可靠,大型銀行獲利能力強勁,還債能力無虞,也從未有過違約紀錄,風險屬性是穩健或保守,或期待承擔最低風險的投資人,可考慮將資金轉向金融債。

 國泰投信認為,在全球信用債市場中,金融業權重占比達3成,為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且平均違約率較非金融業更低,目前債券殖利率較過往提高,深具投資吸引力,根據調查顯示,高達66%的美國投資等債投資人認為,今年金融債的表現將優於非金融債,顯見金融債深得債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