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15孫彬訓/台北報導

政策+AI助攻 陸港科技股吸睛

估值較低的陸港股Q2以來展現韌性,帶動大中華基金及ETF近月開紅盤

image
估值較低的陸港股第二季以來展現韌性,帶動大中華基金及ETF近月開紅盤。圖/美聯社
大中華基金及陸港股ETF績效

 估值較低的陸港股第二季以來展現韌性,帶動大中華基金及ETF近月開紅盤。投信法人認為,大陸官方推出穩市政策,有助面臨較大不確性環境下帶動投資風險偏好回升,加上先前DeepSeek崛起提升陸港股AI主題投資吸引力,增添陸港股多頭動能,科技等成長題材將成為交投熱點。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投信發行的大中華基金及ETF近一月績效亦多開紅盤,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復華華人世紀及宏利精選中華等基金甚至有兩位數報酬。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目前陸港股評價相對低,相對看好科網股降本增效的題材表現空間。

 復華中國5G經理人吳允翔指出,大陸科技股過去四年因失去吸引力而被低估,但隨DeepSeek問市及AI創新技術推展,重新受到全球市場關注,由於有官方支持加速行業布局並吸引資本流入,同時又有龍頭企業共同推動AI技術應用,提升市場價值,使科技主題成為布局A股中長線投資機會的亮點。

 兆豐中國基金研究團隊分析,全球股市因關稅戰而有所波動,近期A股市場應有大陸國家隊資金支撐,為擴大內需新政策提出,核心將是大力提振國內消費,通過降準降息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及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使得A股市場相對離岸陸資股市場更為穩定。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亞洲各國政府現階段正積極與美方談判以期調降關稅,加上相關的財政政策支援,或可減輕關稅政策衝擊。就大陸而言,鑑於其正處於貿易戰火核心,且大陸其他經濟狀況仍較疲軟,通縮、房地產市場、失業率等問題持續,可能不利市場信心,仍需強而有力的政策刺激來應對根深蒂固的總體經濟挑戰方能吸引資金回流。

 滙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蕭正義預期,隨大陸AI模型加速落實,企業對AI基礎設施的投資預期將持續上升,長遠而言將開創全新商業模式與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