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會談成果超乎預期,並達成建立經貿磋商機制的共識,市場一片看好。多家投行機構13日先後上調中國經濟預測,以瑞銀來說,將今年GDP增長從原本的3.4%上調到3.7%~4%,取決於關稅戰變化和加碼刺激政策規模。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瑞銀證券最新研究報告稱,中美大幅降低「對等關稅」稅率超出市場預期,關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有所降低,2025年經濟增速預測可能改善至3.7%至4%。
報告指出,近期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可能會降低2025年額外財政刺激加碼的潛在規模。在20%的「芬太尼關稅」加上10%「對等關稅」情形下,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財政支持計畫基礎上,財政赤字率占GDP比重可能只會再額外擴大不到1個百分點,小於之前的基準假設1.5~2個百分點。
此外,繼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宣布下調政策利率10個基本點後,瑞銀預計人行年內有望再降息20~30個基本點。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稱,由於中美在一些基本問題存在分歧,90天的關稅暫緩期結束後,雙方談判仍具較大不確定性。如果未來三到四季美國加徵關稅都保持目前30%水準、沒有進一步升級,估算美國關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拖累可能為1~1.5個百分點,小於此前基準情形估算的拖累2個百分點。
陸推重大刺激措施機會小
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亦稱,關稅戰暫時停火,中國第二季有望避免經濟收縮,且不會再推出重大刺激措施。
東方匯理認為,即使90天後雙方談判陷入僵局或破裂,關稅也不會回到145%,而是可能降至54%,這一水準更容易通過國內刺激措施來緩解。該行認為,中方不會再推出重大刺激,但為了緩解通縮壓力,預期7月和9月將額外降息各10個基本點,亟需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措施。
此外,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13日亦調整了大陸2025年全年GDP增速的預測,將第二季至第四季的GDP增速(季度增速折年增長率)上調至3%。貨幣政策方面,朱海斌維持2025年人行降息30個基本點和降準100個基本點的預測不變,但認為人行的貨幣政策靈活性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