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於瑞士日內瓦進行談判後,12日發表聯合聲明,暫緩向對方加徵的大部分關稅。對此,三大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均認為,這次關稅降幅「從三位數回落至二位數」,應是具實質意義的重大緩和訊號,短期對金融市場是利多的好消息。
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徐千婷表示,中美對彼此都有經濟上的依賴,一波波貿易制裁下,兩邊都承受很大的衝擊,眼下最急迫的是雙方先把關稅降下來,讓貿易恢復正常,也是這次初步談判態度軟化主因。短期來看,對全球股市利多,債市亦偏正面看待,隨著市場情緒偏向樂觀,資金將重新流回美元資產,亞幣升值壓力有望緩解,但這只是短期現象,後續仍視談判情況而定。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聯合聲明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消息是英國稅率10%、大陸稅率30%,等於訂出關稅「天花板、地板」,對各國談判團隊形成「定錨效應」,不確定性稍降,對股市是好消息。
但對各企業來說,90天內將「決策歸零」,並出現瘋狂拉貨潮,所以全球經濟短線雖好,長線卻出現壓力。另外,美國第二季將大量進口商品,可能出現經濟單季衰退,但消費旺盛,市場對美國降息預期會往後延,債券殖利率往上走,對債市是壞事。
李鎮宇說,原先中美不談判,壓力在美國,聯合聲明後壓力拋回大陸,未來90天大陸是否持續談判得出最後結果,是145%還是30%以下,將影響匯市。短線美元將走強、亞幣走弱,若後續大陸稅率談到低於30%,預計會拉貶人民幣來對沖關稅壓力,亞幣也會走弱;但若未跟美國談妥,仍是高關稅,這90天大賺美元後,要兌換回本國貨幣,很可能回到美元貶值、亞幣升值。
李鎮宇分析,近期新台幣曾出現狂升,跟廣場協議2.0「沒關係」,主要是台灣過去幾年因為資通訊大量出口到美國,加上國人買進美元買美債、美股,不確定性突然拉高,出現換成新台幣的狂潮,才讓新台幣拉到爆,未來要密切觀察中美關稅談判結果,若中美仍是高關稅,慎防亞幣升值,進一步讓新台幣狂升的現象再度出現。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大陸近期對美出口貨櫃量已較去年同期減少2至3成,顯示高關稅確實衝擊貿易動能,甚至可能導致美國零售端商品短缺壓力,因此雙方「在最後一刻選擇停火」,有助遏止進一步衝擊,也為金融市場帶來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