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匯債市波動劇烈,金融市場顯現極不穩定。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指出,出現此情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政,目前政府正和美國談判關稅事宜,不需過度憂心,只要談出的結果比競爭對手好,就可以接受。
吳東亮說,川普的政策反覆,現在世界各國都是「摸著石子過河」,因為川普最後怎麼決定沒有人知道。而台灣該如何是好?他舉例說,就如兩人在森林一起看到熊,重點不是要跑比熊快,而是要比跑的比另一人快,以關稅來看,希望台灣的關稅談判,能談出比競爭對手低的結果,就不會影響到台灣的競爭力。
吳東亮強調,類似美國對等關稅的問題,這不是第一次出現。1980年代,美國就曾要求其他國家到美國投資,並要日本解決對美國的貿易失衡問題,但現在來看,並沒有解決問題。這次的對等關稅,與之前的不同點在於,美國不只針對單一國家,而是一次對上全世界,以台灣而言,後續要面對貿易失衡問題的處理,持續的買美國生產的東西,如阿拉斯加的天然氣等,並前往美國投資,這部分已可看到台灣的高科技業者,正陸續前進美國。
對於新台幣近期的暴力升值走勢,吳東亮說,因應匯率波動加劇,企業必須做好避險、調整體質,但匯率變動是雙面影響,新台幣升值對出口雖不利,但對經營事業不見得不好,同時也對進口商有利,「只要看清楚趨勢,就能比較安心」。央行總裁楊金龍出面信心喊話後,新台幣逐漸回穩,即為政府要讓企業清楚後續趨勢的安定市場做法。
據吳東亮觀察,各國跟美國的對等關稅談判,第一個談定的國家最難,且中美也將啟動對談,應視此為情勢緩和的指標,畢竟這次對等關稅風波,川普最大的目標就是中國大陸。
做為金融業者,吳東亮認為面對這次的對等關稅風暴,更必須持續的提高警覺,觀察各項風險。金融業本來就每天在「刀口舔血」,必須特別的注意風險,例如銀行的風險較短相對可控,保險的風險較長較難掌控,教科書提到影響保險獲利的三大因素,分別是利差、費差、死差,但台灣的保險業者,還要多出一項匯差。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出外匯2.0準備金的作法,讓壽險業先擁有第一桶金,他認為,這是很好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