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川普政府進行關稅談判,台灣如何在90天寬限期得到有利情勢?前經貿談判辦公室代表鄧振中30日指出,要讓對方知道「台灣不是敵人,是家人」,台灣產業正藉由投資美國,幫助建立強勁、有韌性的供應鏈,共同結盟為全球建立工業生態系。對於關稅談判,目前被課32%對等關稅,台灣競爭對手的日、韓,政府最終談判目標是「零關稅」,事實上從美方訊息可知,「川普有他自己的目標」。
鄧振中認為,台灣同意美方國防軍事預算開支的同時,要表態美國應幫助台灣進行聯合訓練、情報共享和後勤支持,以提高自衛能力;並希望美國能幫助台灣融入美國的科技;「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求川普政府幫助台灣融入國際活動。
台大社會科學院和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30日在台灣大學舉辦「川普上任百日:從華府看印太戰略」座談會。哈德遜研究所前總裁韋恩斯坦(Kenneth Weinstein)演講指出,美國重視並擴大台灣參與國際活動,也承諾國防合作,確保台灣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有助於確保台灣的安全。對等關稅非針對台灣,是川普想要扭轉中國大陸在WTO架構下的貿易漏洞,重新調整全球貿易結構。
韋恩斯坦指出,台灣已開始談判,本質上是一種約會的過程,「你必須站出來,展現你最好的一面」,沒有時間緊張,應拿出一個嚴肅的方案給川普,美國就會認真對待。台積電1,000億美元擴大投資,就是表現台灣挺身而出的大膽行動。
鄧振中說,面對現在的談判,過去在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的同事都很焦慮。他提及,過去在WTO的無數談判,中國在成本上取得競爭優勢,且貫徹整條供應鏈沒有外企可介入的機會,才會走到今天全世界都無法與其競爭,實際上,他期望川普可以打破這樣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