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28蘇崇愷/綜合報導

帶動投資 多地摩天大樓復工

image
受大陸「活化存量」政策推動,多地摩天大樓開始復工。陸媒報導,曾被譏為「世界最高爛尾樓」的天津117大廈,在停工10年後終於傳出復工進展。圖/中新社

 受大陸「活化存量」政策推動,多地摩天大樓開始復工。陸媒報導,曾被譏為「世界最高爛尾樓」的天津117大廈,在停工10年後終於傳出復工進展。該大樓總高596.5公尺、原規劃為「大陸北方第一高樓」的建築,近日取得新施工許可,預計4月30日復工,目標2027年4月底完工。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天津117大廈並非唯一復工的爛尾摩天樓,被稱為「西南第一高樓」的成都蜀峰468,於4月21日全面復工。該項目由綠地集團於2010年以人民幣(下同)14.8億元取得土地,原計畫建築高度468公尺,但因資金問題自2019年停工,高度停留在444.3公尺。

 2024年,綠地引入中國五冶集團為合作方,並於春節後獲發施工許可,這次復工,施工面積達45.67萬平方公尺,總投資38.66億元,目標2027年竣工。

 此外,綠地開發的「華中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已啟動全球招商。大陸多地超高樓層項目近期也有新進展:重慶陸海國際中心4月完成外立面幕牆施工,寧波中心大廈於4月9日交付啟用,廈門和美中心於4月17日玻璃幕牆封頂。

 上述超高樓層項目多源於2010年前後的「摩天大樓競賽」,當時大陸各地為打造城市地標,以低地價吸引地產商購地興建摩天大樓。但2020年,住建部嚴禁地產商興建500公尺以上建築,加上房地產景氣下滑,部分摩天大樓淪為「爛尾樓」。

 報導指出,多地超高樓層建築復工,是受到大陸「活化存量」政策的推動。中國企業資本聯盟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超高層項目的重啟,有助於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