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18李書良/綜合報導

中國國產化道路顯效 Q1韓對中半導體出口年減23.5%

 2025年第一季,韓國對中國出口額降至九年來最低水平,總額僅288億美元。這與前幾年相比出現顯著下滑,凸顯了全球貿易格局變化。尤其是韓國視為命脈的半導體領域,出口額下降的主因是中國愈來愈多的使用國產半導體,導致韓國半導體出口急劇下降。

 愛集微17日報導,今年首季,韓國對中國半導體出口額為13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79.4億美元下降23.5%。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官員表示,2024年韓國半導體出口表現異常強勁,導致今年出現逆基數效應。該官員指出,NAND記憶體價格從2024年第一季的4.8美元跌至今年的2.25美元,中國半導體企業增產也對韓國半導體出口造成負面影響。

 2024年,韓國中間產品出口額達1,142.4億美元,占韓國對中國出口總額的85.9%。然而,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關稅,形勢發生了變化。韓國西江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生院教授Hur Yoon表示,過去由韓國向中國出口中間產品,再由中國生產最終產品、並銷往美國的價值鏈正在崩潰,因此出口可能暫時面臨重大挑戰。

 與此同時,韓國對美國出口強勁增長,今年第一季達到303.4億美元,自2021年同期(227.32億美元)以來首次超過對中國出口。若這一趨勢持續到今年底,韓國對美國出口可能創下23年來首次超過對中國出口。

 鑒於中國在韓國出口中的占比已從2021年的26%下降到今年第一季的18%,這無疑是重大轉變。相反的,美國的份額從2021年的12%上升到今年第一季的19%,這反映出在中國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韓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