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17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應對汽車加徵25%關稅 本田重建供應鏈 生產線由加墨轉至美

image
本田汽車。圖/美聯社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汽車額外加徵25%關稅,本田汽車(Honda)考慮將部分車款的生產工作由加拿大和墨西哥轉移至美國,計劃在二至三年間讓美國產量至多增加3成,目標是9成在美國銷售的汽車是本地生產。

 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商品雖能享受零關稅,但川普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也涵蓋適用USMCA的商品。雖然能依據最終產品美國成分比重來降低關稅負擔,但仍會對本田的業務造成不利影響,促使該公司重新審視在美墨加的生產結構。

 本田在美國的汽車年銷量為142萬輛,占全球總銷量將近4成,其中100萬輛(或70%)是在美國生產。經過簡單計算,本田只要將美國的汽車產量增加3成,就能實現9成銷量是在本地製造的目標。

 本田每年進口50萬輛汽車至美國,其中30萬輛來自加拿大。據悉,在加國生產的CR-V休旅車和Civic汽車可能轉往美國製造。美國也有生產這兩款車款,但為了提高產量,本田可能考慮聘雇更多工人、將目前的兩班制改為三班制,並且安排人手在周末加班。

 將生產工作由加拿大移至美國至少需要二年時間,因為這需要分階段實行,並且更動零件供應鏈。

 此外,本田可能將HR-V小型休旅車的產地由墨西哥移至美國。由於本田並未在美國生產該車款,這項安排需要新的投資。

 額外的汽車關稅估計讓本田每年至多增加45.7億美元成本。雖然美國勞工和其他成本逐漸上升,但本田認為應該優先進行能降低川普關稅衝擊的措施。

 加拿大對美國進口汽車加徵收報復性關稅,本田有意降低美國出口至加拿大的汽車數量,並逐漸提高本地產量。

 在此同時,日產汽車考慮降低福岡的Rogue休旅車產量,改在美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