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衝擊令企業用盡辦法因應,即使AI有侷限性,也被用來評估關稅影響,協助他們在供應鏈被打斷時如何應對。供應鏈技術服務商Altana科技長史瓦茲(Peter Swartz)說,許多公司仍未弄清關稅戰的影響。
Altana在1月推AI模型「關稅情景規劃器」(Tariff Scenario Planner)提供全球供應鏈的動態數位配對,讓買家、供應商、物流服務商和政府機構,就風險、合規和保險等領域進行溝通、互動和合作。
該模型讓企業輸入最新關稅或潛在關稅情景等數字,評估對供應鏈影響,展示整個供應鏈網絡裡各種商品價格可能受影響的程度。但史瓦茲強調AI無法提供川普與習近平互動的「一些特殊見解」。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副總裁托哈米(Noha Tohamy)指出,AI優勢是快速解讀大量數據,預測不同因素如何互相影響。
決策智慧化公司Aera執行長拉盧約(Fred Laluyaux)表示,企業在貿易戰裡必須迅速作出更大量決策。當中不僅要了解關稅對其供應鏈的影響,還要模擬宏觀經濟事件在廣泛供應與分銷網絡裡,如何影響數以千計個別產品。
拉盧約表示,其公司平台就是協助企業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就出貨、預測客戶需求和採購原料等做到最好。
貨運代理商Flexport執行長彼得森(Ryan Petersen)說,其公司使用AI從發票、電郵附件和試算表中提取銷定的供應鏈數據。企業只要取得這些資訊,並直接從供應鏈系統中提取數據,就能在政府公布令人意外的關稅措施後迅速應對。
其所指的企業迅速應對,是立即掌握關稅對客戶影響、對企業自身衝擊、和從不同國家出貨會面臨什麼狀況。儘管如此,部分企業認為AI無助他們完全避免關稅導致的財務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