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14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即使加關稅 在台生產晶片仍划算

image
川普最新關稅舉措將推升晶片設備採購成本,導致美國晶片製造成本比台灣高出約32%。圖/美聯社

 根據科技網站Wccftech分析報導,川普最新關稅舉措將推升晶片設備採購成本,導致美國晶片製造成本比台灣高出約32%。換言之,川普關稅措施將打擊晶片製造商在美國投資擴張的意願。即便近期關稅上路,留在台灣生產依然是更好選擇。

 報導指出,對於像台積電這樣的海外公司來說,在美國設廠製造晶片充滿挑戰,包括當地市場尚未成熟、營運成本高昂,且政府政策反覆無常等。

 川普積極推動關稅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但根據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發布的報告,最新一波關稅反而會澆熄業者投資熱情,因為美國製程節點成本比台灣高出32%,這意味著:美國製造的晶片價格將貴上許多。

 該報告指出,受川普關稅政策影響,購買晶片製造設備變得更加昂貴,導致建廠成本大幅攀升。先進製程晶圓廠現在若想添購最新設備,例如極紫外光微影設備(EUV),成本將增加最多15%,顯示關稅政策不利於美國扶植晶片業。

 若將這些增加成本反映在晶圓售價上,後者價格可能上漲高達32%。換言之,即便最新一波關稅徵收,在台灣生產依然划算得多。

 唯一獲利的可能是英特爾晶圓代工Intel Foundry等本土企業。原因是蘋果與輝達等企業可能選擇從英特爾採購美國製造晶片,而非成本更高的台積電美國廠。

 但Intel Foundry目前在晶片技術的表現落後對手,企業若真的想在美國生產,只能被迫進口昂貴的晶片。這也顯示:在新一輪關稅後,美國晶片業前景不容樂觀。

 川普近日聲稱,他們靠著威脅祭出100%關稅才迫使台積電赴美設廠。

 雖然台積電加大投資美國看起來是極大進展,但川普貿易政策令外界搞不清楚他們究竟想達成什麼目標。整個供應鏈被捲入地緣政治角力,最終買單的將是一般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