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07曾麗芳/台中報導

《川普關稅》自行車:視市場反映因應

 美國對台灣、大陸、越南、柬埔寨等自行車產業主要生產基地,分別徵收32%~49%的對等關稅,讓業界無從規避,清明連假期間,多家自行車廠內部都在沙盤推演,據悉短期方案無非是輸美產品停產、或暫停出貨、與客戶協商關稅分攤等因應措施,惟均尚未理出明確的做法,預期本周底會比較明朗化。

 自行車業龍頭巨大6日強調,美國沒有自行車產業鏈聚落,巨大不會因高關稅就赴美設廠,一來生產成本太高,二來現在建廠也來不及;自行車是勞力密集的產業,無法完全靠自動化來完成,加上利潤不像科技產業這麼高,美國的人力成本高昂,赴美設廠根本不划算。

 至於巨大越南的投資腳步是否調整,巨大坦言,越南設廠原本是為了美國市場,但美國對越南課徵46%的對等關稅後,巨大的布局可能會進行調整。由於今年起,越南自行車輸歐可享零關稅待遇,巨大越南廠可支援匈牙利廠的電動車車架生產需求,助攻巨大提高電動車市場競爭力。

 以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的成車大廠認為,「目前沒有道理不接美國訂單」,且終端市場還有庫存可先撐一陣子,會先視市場反映再研究因應措施,不會馬上做出停產、暫停出貨等決定。

 業者表示,有了過往對應2008年金融海嘯,或是前幾年新冠疫情爆發的經驗,這次處理對等關稅變局時,已較不會慌張,預期部分業者會先暫停接單,等待市況穩定後,再做進一步打算。業者強調,雖然美國以外的市場仍然照常出貨,但畢竟美國是自行車的主力市場之一,廠商或許被迫要做出更多調整措施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