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402李娟萍/台北報導

客製化HBM崛起 美大廠競逐

 生成式AI驅動下,高頻寬記憶體(HBM)客製化,已成為新焦點。受頻寬、容量、能效及成本效益的需求推動,市場逐步從標準化解決方案,轉向更靈活的客製化方案。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期,2026年HBM4的推出,將進一步擴大客製化HBM市場。

 NVIDIA、亞馬遜、微軟、博通及Marvell等大廠正積極推動客製化HBM方案,主要分為兩大路線,分別是HBM直接封裝至SoC,省略基底晶片(Base Die)與中介層(Interposer),降低成本並擴展I/O數量,但在擴展容量與散熱管理上面臨挑戰。

 另一是優化Base Die,以提升效能,透過增加邏輯功能提升記憶體效能與穩定性,提供更實用的性能增強方案。

 客製化HBM的發展,不僅關乎架構設計,更圍繞數據傳輸效率創新,包括通訊IP:提升GPU 與HBM之間的數據傳輸效率,包括控制器、物理層(PHY)與介面技術。

 光子技術:透過光訊號取代電子訊號,提高傳輸速率並降低延遲,儘管仍面臨技術與成本挑戰。快取記憶體技術:降低DRAM錯誤率,提升系統穩定性。

 根據Marvell預測,客製化運算市場在資料中心的占比,將從2023年的16%,成長至2028年的25%。部分記憶體業者則預估,到2030年,客製化HBM將占整體HBM市場的30~40%。然而,儘管客製化HBM提供更高效能,企業仍偏好標準化方案以控制成本。

 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客製化HBM雖具備突破性潛力,但市場仍須在效能提升與實際應用之間找到平衡。

 隨著技術成熟,未來 HBM標準演進仍存變數,類似於1990年代Rambus的授權模式,如何在創新與成本競爭間尋求最佳方案,將是記憶體業者面臨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