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亞洲新灣區」計畫,旨在將高雄轉型為智慧城市與區域金融樞紐,並於2022年正式啟動「高雄亞洲新灣區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為高雄發展金融資產管理中心奠定政策基礎。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變動,在國際資本流動日益頻繁的現代,單靠傳統金融服務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尤其金融業需要更靈活、更國際化的資產管理機制。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以下簡稱專區)正是在此趨勢下孕育而生,目的在於吸引國內外投資人、推動跨境金融業務,進一步提升台灣金融市場的國際能見度與核心競爭力,主管機關藉由本次開放的試辦業務,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並透過與跨界合作,逐步構建起以高雄為核心的區域金融生態系統。
依KPMG觀察,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的成功關鍵有四:
第一,科技與創新的整合:專區在推動金融科技應用方面具有先行優勢,透過大數據、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資產管理與風險控制的精準化與智能化,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也為未來金融高端客戶的資產配置,建立起可實質參與台灣科技發展的投資新機會;第二,政策扶持與政府合作:政府長期以來對南部經濟發展給予高度重視,企業發展補助計畫與法規調整,為專區的運作提供了堅實保障。政府部門與金融業界的密切合作,使得專區能夠迅速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第三,人才與專業服務的聚集:專區積極引進海內外金融專業人才,並推動在地人才與國際專家互動交流,進一步提升業務運營與創新能力,為專區的長期發展提供人力資本保障;第四,留財引資並進的發展模式:高雄可藉由「台商回流資金」與「新南向政策」雙引擎,發展東南亞供應鏈融資與家族辦公室服務,並可與新加坡及香港兩金融市場合作開具有台灣及區域特色的金融投資工具或理財產品,以提供未來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客戶更具有吸引力的金融產品。
然而,台灣金融業面臨的挑戰亦不容忽視。首先,全球金融市場變幻莫測,加上地緣政治風險與區域經濟波動,使得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大。金融機構在面對資產管理、風險控管及流動性管理等方面,必須具備更高的應變能力與創新能力。
再者,競爭壓力來自國際金融中心的激烈角逐,尤其是新加坡、香港等地區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成熟運作模式,對台灣金融業構成挑戰。面對全球化資本市場與跨國投資需求,台灣金融業必須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借助兩岸關係、東協,以及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等平台,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此外,金融監管機構逐步推行的法制化、透明化改革,有助於營造穩定、可信賴的市場環境,吸引更多國際資金與機構進入台灣市場,進一步帶動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在經濟轉型背景下,以科技創新、政策扶持與人才引進為核心策略,成功打造出以高雄為中心的區域金融生態系統;而台灣金融業亦需要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持續推動跨界合作、提升數位科技應用,從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中提升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