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驅動產業變革與經濟成長。台灣憑藉在半導體製造、資通訊技術(ICT)等領域的強大實力,正積極發展AI產業,期望在全球AI市場中佔據優勢地位。政府推動的「台灣AI行動計畫」,以「小國大戰略」為核心,聚焦技術研發、人才培育、產業應用與國際合作,力圖打造亞洲AI創新樞紐。
政府推動AI產業發展的策略,涵蓋五大核心領域,從基礎建設到應用落地,建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首先,在強化AI基礎建設方面,政府推動「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提供高效能運算(HPC)支援AI研發與應用開發,同時發展雲端AI運算平台,降低企業取得AI運算資源的成本,提升中小企業與新創的競爭力。其次,在培育AI專業人才方面,政府與產業合作培訓超過萬名AI技術人才,並且推動AI+X跨領域課程,培育懂產業需求的AI應用專家。
再者,在產學研合作與法規支持方面,政府推動企業與學術機構的AI聯合研發,促進技術轉移與商業化,並訂定AI發展法規與實驗場域開放,讓AI技術能快速試驗與導入市場。
此外,在推動產業AI轉型方面,政府促進智慧製造、金融科技、智慧醫療等產業導入AI,提高生產效率與競爭力。
最後,在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方面,政府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合作,在AI治理、技術標準與市場拓展上尋求夥伴關係。這些政策不僅強化台灣在AI領域的競爭力,也為產業帶來創新發展的機會。
2025年被視為AI技術突破的關鍵年,其中多模態AI(Multimodal AI)與AI智慧決策系統將成為企業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多模態AI能夠同時處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資訊,大幅提升AI的理解能力,使人機互動更加自然、精準。AI智慧決策系統不僅能輔助企業決策,還能在風險評估、供應鏈管理,以及醫療診斷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例如,AI分析市場趨勢與消費者行為,幫助企業制定精準行銷策略;AI運用於供應鏈與生產排程,提升製造業的運營效率;AI支援醫療影像分析與疾病診斷,降低醫療錯誤率,提升診療精準度。
目前AI技術已深入應用於零售、製造、金融等產業,加速企業智慧轉型。在零售業方面,AI已整合至個人化行銷、智能推薦與顧客服務,如91APP的「jooii」AI平台,透過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NLP),分析消費者行為,提高行銷效益。在製造業方面,AI技術被應用於生產自動化與品質監控,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效率,如南寶樹脂利用AI分析製程數據,成功提高良品率。在金融業方面,AI被廣泛應用於風險管理、詐欺偵測、智慧投資等領域。如PayPal運用AI演算法即時監測交易,降低詐欺風險並提升交易安全性。
總結而言,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台灣憑藉在半導體與資通訊技術領域的優勢,積極布局AI產業,期望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展望未來,若台灣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並加強與國際市場的連結,將有機會成為亞洲AI創新重鎮,為全球AI產業發展貢獻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