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326陳碧芬、黃有容/台北報導

廖俊智看再生能源 不足支撐2050需求

 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推估2050年全國用電量將成長至5,000億度,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以現有技術推估,再生能源發電上限約1,000億度,遠不足以支撐2050年的需求,因此仍需其他補充能源。他建議從三個要項考量,包括:1、如何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2、如何解決穩定供電問題,3、如何減少碳排放,兼顧經濟與環境。

 廖俊智25日在《2025國鼎論壇》演講中指出,台灣目前發電量約2,800億度電,其中燃煤約1,200億度、占比最高,天然氣約1,100億度,核能約178億度,但核二、核三即將除役;至於再生能源目前約269億度、約占10%。基於能源安全,他認為,應避免單一能源依賴,分散風險,考量核能與氫能的應用;再加上經濟考量:發展低碳能源同時,確保電價合理,避免影響產業競爭力。

 目前全國用電掌控在台電手上,台電財務卻特別脆弱。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在同一場合表示,台電的財務狀況非單純虧損,而是在電價凍漲期間累積的負債,政府仍希望獲得較好的補償。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則指出,經濟部已很努力爭取撥補台電千億,考量台電負債比很高,對股東、公司治理都不正常,因此還是要將虧損反映到電價,讓台電的虧損可以少一點。

 張建一指出,在立法院預算難過關的情況下,台電基於公司營運調整電價是必然作法,央行已預期因此今年CPI通膨率將會破2%,台經院估算亦是如此,但這是供給面造成,不是民生消費物價惡性上漲,也不是景氣過熱導致,主計總處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14%,經濟成長率還是高於物價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