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生效之際,大陸全國人大5日在北京登場,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消費、科技、人工智慧(AI)等關鍵詞,且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學者6日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大陸經濟在新冠疫情結束後持續疲軟,預計今年會把相關經濟數據拉高,並預測美中科技戰將從半導體擴散至AI。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6日舉行「解析2025年中共全國兩會」座談會,與會學者咸認為,大陸本次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的時間,正值大陸經濟尚未完全復甦、川普重返執政、美中貿易戰,以及十四五規劃即將結束之際,特別值得關注。
針對美國重啟貿易戰,開始對中國加徵關稅,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陳德昇表示,李強的報告顯示,大陸政府財政支出力度增加,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寬鬆政策,意味著大陸已備妥「銀彈」,準備和美國打貿易戰。
陳德昇指出,大陸經濟在疫後的表現不佳,而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預計大陸政府會設法把相關經濟數據拉高,並調整得更漂亮些。而明年起將展開為期五年的「十五五」,宜事先了解規劃的內容。
對於川普2.0持續升高美中科技戰力度,華南金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陳子昂表示,川普重返執政後,基於國安考量,美中科技戰已由半導體擴散至AI。他預測下一個階段,美中AI較勁場域將是機器人。
陳子昂指出,大陸近來全力發展晶圓成熟製程,據統計,2024年大陸成熟製程的全球市占比為34%,預期到了2027年將提高至39%。鑑於過去大陸全力推動生產鋼鐵、太陽能、LED、電動車等產業,導致產能過剩,給世界各國帶來慘痛教訓,大陸成熟製程若產能過剩,恐導致成熟製程的IC設計業競爭加劇,利潤下滑。